若只看外表,M.Benz CLS显然比BMW 535i GT更加热血,滑顺又流畅的轮廓结合适中的身材比例,相形之下也凸显了535i GT的大。当然,两部车在某方面的属性确实出现交集,但设计概念却有着明显差异。
相较于535i GT同时结合豪华房车、跑车与旅行车的三合一特点,专注在Coupe跑车格调的CLS显得单纯些,即便造型与产品定位仍出现了小矛盾,明明有着四片车门,但这家公司却硬是把它放在Coupe级距,希望以圆弧又流畅的动感线条与跑车诉求,让这部同时融合高性能四门房车与双门Coupe的作品可展现更强烈的个人风格。
从535i GT的线条特徵可明显看出机能性赢得了胜利,为了成就双模式五门斜背的多元便利性,美感成为最后的牺牲品。而CLS就不同了,即便早在2004年便已进入市场,但长车头搭配高腰线、无框车窗及大角度倾斜的上半部轮廓,再结合大尺寸跑车胎及左右双出椭圆大口径尾管,有如一部高性能Coupe的华丽身段显得独树一格,因此即便CLS多出两片车门,但硬要把它当成一部跑车相信大多数民众也不会有太多意见。

机能与热情之间的拿捏
论车身尺寸,CLS并不比新5系列GT要小,但就动态表现来看,CLS350受惠于重量较轻的优势,操控感受明显比535i GT轻巧,即便3.5升V6引擎的功率输出值比不上BMW的3.0升直六涡轮增压,但两者提供的油门反应与运转品质皆在伯仲之间,山路中无论出弯加速或爬坡的能量输出均令人情绪沸腾。
它虽然不是纯性能取向的AMG,但驾着CLS350在连续多弯的山路间疾驶,其272匹马力与七速手自排提供的力道却也不会带来太大压力,渐进的能量涌现结合软硬适中的悬吊,让人无须费心顾虑后轮可能出现的滑动情况,而专注于方向盘的控制。切入S运动模式后,更迅速的换档反应及强硬避震器,虽引发更高的轮胎磨擦声,但相对也让车辆的掌控更有效率,可充分享受速度带来的乐趣。
535i GT的速度更快,但宁静车舱结合精準转向特性后所带来的副作用便是迷失了速度感,原本可被作为判断速度快慢依据的风切声、轮胎声与引擎声几乎被隔离在外,经常在入弯后才藉由离心力发现速度过快,一开始虽会因此而绷紧神经,但列为新5系列GT标配的多项电子辅助装置,如后轮转向、主动避震器与循迹控制系统却能够让它有如行驶在轨道般稳定。驾驭新535i GT或许会让人少了一些挑战性,但却也带来更高的自在感与信任。
两部车停在一起,突显不同设计概念所形成的性格差异,CLS极为流线且前卫,直接表达了速度的意念;而535i GT则散发出一种以实用性及机能为导向的摩登风味。两部车的价位与性能层级或许非常接近,但实际上各自皆有着特定的消费族群。




免费订阅一手车讯电子报 http://carnews.tw